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15:44 发布: 浏览量:
A+
A-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传染源的,由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

二、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

1、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的污染尘埃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感染。

2、接触传播:通过被带病毒鼠类咬伤或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3、螨媒传播: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类吸入带毒鼠的血后叮咬人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4、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病毒老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水或食物。

5、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三、出血热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其次为青年员工。出血热流行的小高峰为每年的5-7月,大高峰为10月至次年1月。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四、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出血热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其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五、出血热的诊断

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性诊断,对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在非疫区,非流行季节,以及对不

典型病例确诊较难,必须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六、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原疗法,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同时

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初期像感冒,容易引起误诊,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提醒广大师生,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一旦感染上出血热一定要坚持“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治疗)的原则。

七、出血热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由于其传播途径及宿主的多样性(经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伤口等),所以很容易造成学校爆发和流行,造成极大危害。其次由于出血热死亡率高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痛苦。

八、哪些人应接种流行性出血疫苗?

凡是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地区的16~60岁的人群均应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有疫苗接种禁忌症者除外)。

九、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1、灭鼠。广大师生要积极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药物毒杀为主,还可采用捕鼠、堵鼠洞等各种办法。

2、防鼠。保存好粮食及食物,清理环境,以免有鼠类窝藏。

3、预防接种。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不受流行季节和地域限制,安全可靠有效。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4、灭螨、防螨。可用杀虫剂进行灭螨。

5、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吃熟食,剩余食品应加热后食用;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

6、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要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老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孳生地。打扫卫生应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病毒尘埃等。

7、做好个人防护。对破损伤口要及时进行卫生学处理。

8、野外活动时注意。野外作业的住地要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不要被老鼠咬伤,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的机会。

9、及时就诊。不明原因的发热(39-40℃)、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或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要避免误诊。

十、流行性出血热消毒方法

1、对发热期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病人的便器、衣物、被褥、餐(饮)具、生活用具、室内空气和污染食物等的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及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有时也可使用中、低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2、疫点室内、庭院,有鼠隐蔽、栖息场所的地面和杂物堆,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按100~200ml/m2喷洒消毒。

3.对被发热期病人或疫鼠的排泄物、分泌物、血及其污染物污染了伤口,用0.5%碘伏消毒。

4.疫区应开展杀虫、灭鼠。搜集的鼠尸和染疫的实验动物,应就近火焚,或掩埋地下。

BETVLCTOR伟德在线医务所宣

继续阅读